■ 风之源学博网助力学习与交流,提供行业教育信息、学历查询、常见问题等帮助。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标签
风之源学博网
  • 学博主页
  • 教育动态
  • 高考信息
  • 考研信息
  • 成人教育信息
  • 高管教育信息
  • 职称信息
  • 学历查询
  • 院校招生信息
  • 咨询留言
  • 常见问题
推荐文章
教育动态
  • 考试中你一定会遇到的几个问题
  • 2016年艺考政策公布 艺考生备考攻略
  • 教育部首次将远离毒品印发于中小学生
  • 高考降英语比重引热议 能否撬动高考
  • 专家谈教学评估:是“指挥棒”还是“
  • 2014公务员考试变化:八成职位对工作
  • 清华招办主任于涵:高考改革给考生更
  • 广州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明年起拟取消笔
  • 北京酝酿高考改革下周出台方案 英语
  • 国考现天价培训班称“不过退钱” 专
  • 国考报名冷热不均:32职位无人问津 6
  • 浙江逾2.4万人报名国考 每4人就有1个
常见问题
  • 自考毕业证在学信网能查到吗?
  • 自考本科有哪些科目
  • 自考答案能在网上买到吗?用过的介绍
  • 怎样自考?
  • 自考好吗?
  • 自考属于成人教育吗
  • 自考金融管理好考吗?难吗?
  • 自学考试几年内考完有效
  • 现在自考还有用吗
  • 自考本科的费用是多少?
  • 自学考试好考吗?专升本需要几年啊?
  • 杭州自考学校哪个好点
位置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动态 > 文章正文

中国教育培训年增30% 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 更新时间:2010-02-27 12:44
  • 来源:国信成人教育
  • 点击:
内容提要:
    中国教育培训年增30% 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中国教育培训年增30% 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2008年教育培训投诉增长31.6%,“霸王条款”制约品牌打造让机构频陷“倒闭门” 在即将过去的寒假里,不少中小学生并没有闲着。一些家长早在节前就规划好了孩子的假期生活

中国教育培训年增30% 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中国教育培训年增30% 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2008年教育培训投诉增长31.6%,“霸王条款”制约品牌打造让机构频陷“倒闭门”

    在即将过去的寒假里,不少中小学生并没有闲着。一些家长早在节前就规划好了孩子的假期生活,为他们报培训班、训练营,“团老师”、找家教。于是,教育培训市场在今冬也火了一把。培训费也跟着水涨船高,部分地区的“一对一”培训费用,比平时高出一倍。

    如今让孩子在业余时间接受培训,已成众多家庭的习惯。不久前,搜狐网发布的“公众评价调查”显示,近四成家庭报名参加课外辅导的月均开支在千元以上,500元至1000元的占26%,只有13%的家庭每月支出不足200元。

    不仅是家长和学生们为培训的事儿忙活。当下,业余时间去培训充电是一种社会潮流。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也助推着近几年来教育培训市场的井喷式发展。

    2009年3月出版的《2009~2012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培训业规模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2007年中国培训业收入达到1000多亿元。2009年全国培训机构约10000家,其中,北京有2000家,上海1500家,广州1000家。中国教育培训的潜在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

    更令人惊讶的是,《2007~2010年中国培训市场发展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指出,当前英语培训市场的市场总值(约150亿元)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年产值。

    “教育培训业是21世纪最朝阳产业之一”的观点,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培训市场的办学主体也由最初的学校和行业企业办班,开始逐步扩大到社会力量、培训公司或个人办学等。同时,随着外资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以及留学人数的不断攀升,众多外资培训机构也陆续进入中国,与国内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展开竞争。

    不过,随着各色培训班数量的不断膨胀,一些作坊式短期培训班的办学资质受到多方质疑,甚至一些过去被认为实力雄厚的外资培训机构,也开始出现经营困难。

    2009年,教育培训机构频频陷入品牌“倒闭门”。2009年10月,深圳、上海、武汉的灵格风英语培训学校相继关门,广州灵格风不久也被新动态教育集团收购。10月,北京瑞来英语培训中心关门;12月,凯恩英语培训机构突然停课,“一夜蒸发”。据报道,瑞来和凯恩在关门前一天还在招生。

    不少专家学者将众多培训机构弱不禁风的原因,归结为不注重自身品牌打造。如今,不少培训机构不履行合同协议,如在与家长提前签订承诺书、考试提分保证书后无法兑现,往往玩文字游戏千方百计推脱责任。部分机构在宣传中还会夸大师资,提供虚假信息。有的培训机构过度追求规模,在各地大开“分校”,却又无力管理,最终让消费者蒙受损失。

    中国消费者协会2009年年初公布的《200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分析》显示,2008年教育培训投诉为2468件,比2007年(1875件)增长31.6%,投诉增长比例居各行业第四位。

    “地方政府应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规划。”广东教育学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铁明说,现在教育培训机构分三类,一类是在教育局登记注册,一类是在工商局注册,还有一类是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注册。这种多头管理、多重标准的情况应得到改变,让专门的机构统一管理、审批,避免重复设置浪费资源。

    他还指出,对于教育培训市场,相关部门还需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对资质、教师水平进行严格审查。比如规定教师的学历,以及设备、场所等硬件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教育培训市场还存在不合理的“霸王条款”。如培训前收取“预付费”,签订协议后追加额外费用,以及缴费容易、退费难等情况,都令消费者进退两难,严重影响整个行业的信誉和良性发展。这也是造成培训机构频频陷入“倒闭门”的主要原因。

    张铁明认为,“预付费”可以理解,但关键是收多少,收多长时间的费用。“现在一些教育培训的费用很高,而且入学开始就收很长时间的费用。这是很大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在培训机构的收费价格上有所指导或监控。”

    他建议,教育培训的学费由第三方来监控。“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除了政府监控,保险公司也会对培训机构进行监控。学生交费后,等于同时购买了学费保险。如果机构倒闭,保险公司会进行赔付。同时,培训机构也应该买保险,政府可以要求其押一定的保证金,由此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日前,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2010年年度工作要点,称今年要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目标的实现。恰逢“两会”前夕,这一消息迅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有网友认为,教育培训市场日趋占据中国教育的半壁江山,这些经费理应有一部分用在对培训行业的管理和规范上。我们甚至可以扶持一些口碑良好、实力较强的培训机构,让其起到引领作用。

    除了对培训行业进行规范和监管外,培训机构自身也要立足长远,不能只盯着眼前利益。去年年底,环球雅思教育集团总裁张永琪就曾预测,未来3年~5年里,将会是教育培训机构的整合期,培训机构数量会减少。有资金投入的企业将规模化发展,门槛将有大幅提高。

    可见,培训机构在未来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到那时,教育培训业将迎来一个品牌化时代。谁更注重自身品牌的信誉和口碑,以消费者利益为重,谁就将崭露头角,切分培训业这块大蛋糕

TAG标签:
本文编辑:admin
  • 上一篇:国务院明确学生学术不端可停负责导师招生资格
  • 下一篇:教育部高教司司长详解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新政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信之家
CopyRight © 2016 www.gxchina.net 浙ICP备10046942号-5 渝公网安备50010602500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