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九旬老教授至今还带研究生
授予陈桥驿教授“浙江大学竺可桢奖”颁奖仪式在杭州举行,本报记者见证了这一时刻,
88岁高龄的陈老在台上演讲,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力图在有生之年,为民族国家和社会
多做一点贡献。”
弟子四方赶来祝贺
据了解,竺可桢奖是浙江大学的最高荣誉,主要表彰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作出重大
贡献的教职工,四年评一次,这一届只评出了陈桥驿教授一人。仪式举行前,记者见到了从四
面八方赶来为陈老祝贺的人们,有他过去的学生,有来自家乡绍兴的代表,也有现在的学生。
浙大研究生院的刘姿吟是陈老的“现役弟子”,她说先生是浙江大学的终身教授,目前还带研
究生,平时还给他们开书单,并吩咐说学习历史地理这些书必须看。
昨天的授奖仪式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的第六教学楼举行,这里是浙大地球科学系的教学楼
,也是陈桥驿工作的地方,他在浙大工作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浙大玉泉校区位于西湖的北面
,校园依山而建,风景秀丽。地科系教学楼是一幢老式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已成为杭州市的文
保单位,楼的对面就是校园广场,这里树立着伟人毛泽东和竺可桢校长的塑像。
答谢现场深情回忆
下午4点30分,颁奖仪式在地科系教学楼二楼的学术报告厅举行。88岁的陈老身着西装,精
神矍铄,面对手捧鲜花向他祝贺的弟子,陈老不停地回礼问好。
在仪式上,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向陈老颁发了奖章和证书,他高度评价了陈老的学术成就
和求实精神。他说陈老从宁绍平原研究起家,而后成为《水经注》和郦学研究的学术权威,在
国际上影响也很大。他引用《水经注》中的诗句“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来形容陈老学问的广博。
陈老也应邀讲话。他在答谢辞中说道:“在这个浙大四年一次的颁奖会上,我是受奖者,
我深知这是全校师生和评委对我的关爱,是对我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肯定,而我只是尽
力做了我该做的事。”
陈老深情回忆了浙大老校长竺可桢(也是绍兴人)对他的影响,他说竺校长对浙大的贡献
不用细说,仅其治学、治校的精神,就是一面催人奋进的镜子。“教育的目的不但在改进个人
,还要影响社会。”最后,陈老说,“我虽年高力衰,但至今每天笔耕不止,有一分热,发一
分光,力图在有生之年,为民族国家和社会多做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