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这些听起来很现代的专业术语,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农民中却很流行。2008年7月远程教育工程开展以来,杨柳青镇各村(街)、社区先后成立了远程教育点,通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统计,截至目前杨柳青镇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了70%以上,站点已播放各类信息4465条,发布各类供求信息2051条,进行网上专家咨询1128人次,受益群众3万余人次。
少花钱 多办事 办好事
杨柳青镇远程教育办公室的负责同志告诉笔者,为了尽早推广农村远程教育,给党员群众提供致富信息,2008年以来该镇共投资37万元,先后在全镇25个村(街)和社区建成终端接收站点31个。每个村级站点都统一配备了一套远程接收系统,24小时有节目可播放。形成了“接收系统+宽带网络+电脑+电视机”的远程教育模式,摸索出了一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新路子。
走进该镇二街村整洁美观的村委大院,村远程教育管理员指着村远程教育接收点的电脑告诉笔者:“我们村的远程教育硬件条件叫做‘四个一’:一套光纤接收系统、一台数字电视、一台电脑、一部接收盒。原先我们听说要搞远程教育,以为要花好多钱,结果上级部门里把光纤、电脑、电视、软件的接收盒都给我们准备好了,基本没添啥设备,节省了不少钱!”
干部受教育 农民得实惠
在杨柳青镇村街采访现代远程教育,笔者所到之处的站点教室墙上几乎都有这样一句话:“让干部经常受教育,让农民长期得实惠”。该镇远程教育办公室负责人说:“这是我们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一开始搞现代远程教育的时候,该镇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对这“新玩艺儿”并不接受:看看片子、上上电脑,就能带来钱?
为此,杨柳青镇抓住“管、学、用”三个关键环节,切实让党员群众学出效果、用出效益。该镇根据本镇各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选出专业管理人员,通过定期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用教学实践活动,探索形成了“支部+远教”、“支部+远教+基地”、“支部+远教+协会”等多种站点管理模式,通过专家集中授课、专家在线答疑、技术人员现场辅导、典型示范等多种辅助教学形式来提高大家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他们还通过党员教育集中学、公共知识全员学、致富技能分类学、群众点播随时学等多种学习方法来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以致用。
“现代远程教育,巧妙地把高科技与基础教育结合在一起,非常符合农村实际。”该镇远程教育负责人说起远程教育的好处赞不绝口,“过去,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受条件限制,一到党员学习日,就是看报纸读文件。现在,党员围坐在电视机前,既能看到影像,又能听到声音,党员政治学习的兴趣更高了。”
活学活用 远程教育“开花结果”
远程教育的开通,就好像给杨柳青镇的广大农民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为他们打开了致富的大门。随着远程教育的广泛开展,这一新生事物所带来的好处,很快把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征服了。农民夸耀“远程教育”是一条把“干部请到家里、技术员领进家里、老板引到家里、文件带回家里、市场搬到家里、文明留在家里”的捷径,成了农民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万花筒”。
大柳滩村是一个果树种植大村,这个村大部分农户都有果树。王庆龙是这个村有名的果树种植能手,几年来,他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果园上,可到头来,自己的果品不是产量低,就是个头小或品质差,忙碌一年,有时竟连成本都收不回来。2008年,村里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村管理员组织全村党员群众定期收看,王庆龙也加入到了学习队伍中。学习中,他经常拿着笔记本,随时将一些致富信息记录下来。在收看中一部“果园管理及丰产技术”的专题片启发了他。2009年,王庆龙先后从北京农学院等地引进新品种桃,对果树进行了嫁接改造。同时,果农们在远程教育的指导下,还掌握了测土配方、修剪、平行网架吊枝、果实套袋等无公害生产新技术。今年,王庆龙信心倍增,目前栽种桃树5000余株,苹果树500余株,西瓜20多亩,预计年效益较往年提升30%左右。
如今,尝到甜头的王庆龙干劲更足了:“远程教育这不花钱的师傅指了明路,咱照着干就行了,还愁不能致富!”王庆龙只是杨柳青镇农村党员群众受惠远程教育的一个代表。两年多的试点运行,杨柳青镇远程教育“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