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程,北京市各级教研机构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与传统的面对面教研方式相比,网络研修以其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而广受教师的欢迎,网络正在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学习的一条新途径。
延庆教师网上开课近300节
5月20日,延庆县第二中学高中教师张合金在本校上了一节语文示范课《活水源记》,不仅吸引了本校教师前来听课,同时,延庆一中、永宁中学等另外4所高中校语文教师也在各自学校的远程教室,通过网络欣赏到了张老师上课的风采。
延庆县高中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从2008年3月开始全面启动,在高中课改“开放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放日”活动出现了以现场观摩和网络远程示范相结合的形式。延庆县高中课改“开放日”定为每周三。这项活动以人大附中延庆分校通过高中远程教育网为全县高中上示范课为主体,规定每月第三周的星期三为人大附中延庆分校的“开放日”,各高中学校组织校内师生同步学习。同时规定其余星期三由延庆其他高中学校优秀教师在本校远程教室上示范课。截至目前,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上开放课已达292节,其中人大附中延庆分校教师上示范课59节,延庆一中、延庆二中、延庆三中、延庆五中四所高中校上课233节。
延庆县高中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全面启用,充分发挥了人大附中延庆分校和该县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各高中学校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了该县高中课改年级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推动了该县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均衡发展。
据记者了解,网络课堂正在东城区等多个城区开展,其便捷、及时等优点正逐渐被挖掘出来。
边远地区教师实现网上研修
5月22日下午两点,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物理教研室组织的网上教研活动火热开场。物理教研室主任陶昌宏、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彭梦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物理教研组长王运淼担任此次网上教研的授课老师。全市219所学校的全体物理老师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在最高峰时期,网上在线研讨人数达到了260多人。而此次研修活动更是受到了平谷中学、房山区交道中学、大兴区采育中学等数十所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的欢迎。
在一个半小时的教研课程中,陶昌宏主任介绍了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向全市老师阐述了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诞生的过程和作用,分析了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困惑,倡导一线教师正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沿着此方向努力,从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师的成长。
彭梦华和王运淼结合自身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分别针对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更加鲜活的问题情景和如何做好物理实验教学向老师们作了详细、具体的案例分析。
在专家的细心讲解后,老师们纷纷针对此次课程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和问题,由专业技术人员将问题汇总放在PPT窗口里,然后由专家一一回答。
此次活动利用网络视频技术,通过三个视频窗口和一个PPT展示窗口,让全市物理老师能够清晰地看到三位专家及其课件内容,如身临其境般聆听三位专家的教研课程,同时,老师们把自己的问题及时发布在屏幕下方的公共对话框里,对三位专家的课程及时进行反馈,并且和所有老师一起分享听课过程中的问题与心得。
许多老师上线表示非常兴奋,通过这样的方式,既省去了路途的奔波,又可以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和专家老师们一起分享,还可以把教研课程全程录制下来,供老师们课后反复研究。
网络将成教师研修新舞台
“网络研修的模式相比传统的研修方式更方便,省去了我们奔波之苦,而且在网络中的讨论也更加充分。”房山区河南中学郑立峰老师在参加完物理学科的网上教研活动后如是说。物理学科网络研修活动结束后,在网站的对话窗口,教师们纷纷表示对这种教研方式很支持。专家预测,网络研修将成为新课程改革中一种重要的教研方式。
陶昌宏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成为一种新的教研方式,而且这种教研方式有其特点,正像刚才有的老师说的,省了路上时间,还可以自己沏茶喝点水什么的。”他表示,网络教研与现场的教研方式是相辅相成的,可以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开放的网络平台,平等、民主、对话、合作的讨论氛围让每一位教师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充分表达与分享、积极反思与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了问题的多点求解、观点的广泛碰撞,真正实现了教师培训在理念、内容和形式三方面的创新。陶昌宏主任表示:“网络研修将在更多的学科开展,网络研修也将成为教师日后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